米芾的《蜀素帖》,号称中华第一美帖,乃是米芾早期偏妍美作品的代表作,今天这幅《天马赋》则是米芾“刷字”的代表。
米芾,北宋书坛的巨擘,以其独特的 “刷字” 风格独步古今,他的书法纵横捭阖、潇洒自如,令人心醉。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幅米芾行书《天马赋》,纵24.7cm,横192.9cm,现藏辽宁省博物馆,纸本,墨迹,长卷,卷首乾隆题字“至宝”,传闻康熙皇帝也曾对其赞誉有加,称之 “前无古人”。
米芾的书法,乍看不显眼,仔细看,八面出锋,笔笔骨力雄健,有书家称乃是书法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补钙的必备品,还必不可少。
米芾《天马赋》虽声名远扬,董其昌等众多书家都对其膜拜不已,多有临写于题跋,但其真迹却雾里看花,始终未能定论。
董其昌曾言亲眼见过四种刻本的《天马赋》,其一,在辞赋结尾处题有 “平海大师书” 字样;其二,有元代黄公望的跋文相伴;其三,被称作 “吴本” 的刻本,枯笔纵横,逸趣横生,展现出别样的 “米书” 风貌;其四,便是董其昌自己所刻之本,启功先生还曾为《董其昌临天马赋》题跋。
【作品欣赏】
启功对米芾的 “刷字” 笔法推崇备至。他曾作诗赞叹:“臣书刷字墨淋漓,舒卷烟云势最奇。更有神通知不尽,蜀缣游戏到乌丝”。
观其笔法,笔锋纵横驰骋,肆意挥洒,中锋、侧锋交替运用,转换自如。中锋行笔时,线条圆润饱满,坚韧有力;侧锋则如快剑出鞘,锋芒毕露。笔画粗细对比鲜明,细处若游丝,轻盈灵动,牵丝映带间,尽显笔势连贯;粗处如磐石,厚重沉稳,力透纸背。起笔处或轻盈露锋,或逆锋而入,如苍松扎根岩缝,坚韧不拔。收笔时,或戛然而止,利落干脆,或微微上扬,余韵悠长。
结构上,米芾打破常规,以欹侧求正,营造出一种动态的平衡美。字体左右摇曳,上下错落,看似险象环生,实则稳如泰山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华艺网 » 品味“刷字”的魅力,米芾《天马赋》其一
声明:本站除注明来源于华艺网的文章外,其内容来自网络,图文版权属于原作者。如您感到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通知我们,立即删除。 【在线留言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