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艺网 华艺网

道化翰墨 悟道而为-高源书法艺术欣赏

2025-01-17   来源:华艺网   点赞(5)

高源,字渊之,别署得一斋主、清为居士,1951年出生,河南灵宝人。自幼酷爱书画,1989年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书法系,师从欧阳中石先生,曾任灵宝市书法家协会主席,三门峡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,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、中华诗词学会会员、中国楹联学会书法委员会委员、中华老子研究会副秘书长、广东省国培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、“快乐数码书法” 发明人。

从艺五十多年,书法作品多次入选国际国内书法展事,镌刻于国内知名书法碑林,1992年辞条辑入《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》,书法论文入选中书协举办的第七届书学讨论会。出版发行集摄影、诗词、书法为一体的《樵夫魂——高源摄影书法作品集》、《白话书法》、《数码解读行草书写法》系列字帖。2008年、2010年先后出访日本、韩国进行书法展览与交流,2012年获“中国魂——与奥运同行书画大赛优秀奖”。2014年3月,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办《对话老子——高源道学书法精品展》,2021年4月,在北京中山公园举办《建党百年高源创新“快乐数码书法”成果展》,并多次参与重大慈善公益活动。多年来从事书法教育,创新发明了“快乐数码书法”,化繁为简,快速入门,为“把书法还给大众”的普及做出贡献。

道化翰墨 悟道而为

——高 源

道,乃世间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与法则,书法,即为书写之道也。历来关于对"书法“的定义有很多种,余认为我的老师,著名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先生所言最确切:"用毛笔书写有文彩的中国汉字,达到一定审美趋向的规律与法则"。所以说,书法虽然只是人们的一种文化行为,又何止不是人们“循道而为”精神所在?

所谓道化翰墨,意指书法从它产生形成,到逐渐完善成熟,再到用中国独有的毛笔去书写,都充满着道的衍化,也最能体现万事万物“对立统一”的规律。比如在书法的四大要素里的字法上,大与小,奇与正,挪与让,开与合,紧与松等;在笔法上,粗与细,方与圆,提与按,轻与重,疾与涩,藏与露,中与侧等;在墨法上,浓与淡,干与湿,苍与润,涨与收等;在章法上,白与黑,虚与实,疏与宻,连与断,主与次等等,无不充满着矛盾的对立,而又达成一种统一的和谐。

余几十年的书法研习实践,正是沿着觅道宗源,循道载学,悟道弥新的轨迹前行。作为一个书家,毕生就是要不断地觅道、循道、悟道,使其所书在不断化解矛盾,逐渐达到人们一定审美趋向的和谐。因此,余认为,书家不仅仅有书写的精熟的技法,而还要有哲学头脑,史学见解,文学修养,美学观念,才能以道化笔墨,以笔墨成道,最后达到自己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文化品味,既合乎于道,又有自我情韵风貌的好作品。

余多年来,始终坚持"以技法为本,情韵为上”之原则,重理性把握,不独摹其形,博采众长,师古不泥,融汇贯通,笔随时代,用心去努力表现出中国汉字之遒美和正大气象,逐渐形成“源自传统,不乏新意,潇洒俊逸而含蓄朴茂”(张海评语)的个人面目,并不断努力追求“人书合一”之大道境界。

路漫漫,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!

作品赏析

草书 孔子《论语句》 68cmx68cm

楷书 《般若多罗蜜心经》 34cm×138cm

隶书 刘长卿 《听弹琴》 51cm×89cm

草书 李白 《春夜洛城闻笛》》 68cm×138cm

草书 毛泽东 《卜算子咏梅》 68cm×138cm

隶书 《道法自然》 68cmx68cm

草书 孟浩然 《春晓》 51cm×89cm

草书 王维 《鹿柴》 51cmx89cm

草书 王之涣 《登鹳雀楼 》 51cmx89cm

隶书 《珍惜不问》 51cm×89cm

行草 柳宗元 《江雪》 51cmx89cm

行草 王维《杂诗三首》 51cmx89cm

行书 毛泽东《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》 34cm×138cm

行书 祖咏 《终南望余雪》 51cm×89cm

行草 《精气神》 68cmx68cm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华艺网 » 道化翰墨 悟道而为-高源书法艺术欣赏

声明:本站除注明来源于华艺网的文章外,其内容来自网络,图文版权属于原作者。如您感到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通知我们,立即删除。 【在线留言】

赞 () 打赏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