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艺网 华艺网

诗书合璧 文人风骨——吴震启先生诗书人生

2025-01-20   来源:华艺网   点赞(3)

吴震启照片

吴震启近照

诗书合璧 文人风骨

——吴震启先生的诗书人生

孙秀明/文

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,书法是文化核心中的核心,诗与书在晋唐互为映照,形成东方文化灿然辉煌的诗书交响乐章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中国的书法家必须是一位文人。王羲之醉书《兰亭序》千古绝唱,书文映照为天下第一行书;颜真卿少年就写下“三更灯火五更鸡,正是男儿读书时”的励志名句;一代文豪苏东坡,更是诗掩书名,我手写我心,开启宋意风流篇章。当代著名书法家吴震启先生,正是立足六朝清音,唐诗宋韵的诗书交响中,沉吟铺词于华章雪韵,翰逸神飞于家国情怀,诗书映照睿哲文思,展现一派守志抱节的文人风骨。

00

吴震启,1952年生于河北承德隆化,笔名永昊,通心堂主人。现任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吳震启艺术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,中国文联文艺创作扶持项目评审指导委员会委员,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,中国书协书法行业建设委员会志愿服务工作部秘书长,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,中国作家协会会员,中华诗词协会理事,中国诗歌学会理事,《诗刊》子曰诗社顾问,中国友联画院副秘书长,中国民族名家书画院副院长,北京文化学院客座教授。

吴震启书法

微信截图_20250120081211

唐朝大文学家韩愈说:“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”。吴震启先生出生在河北承德隆化一个群山环抱的小山村,这里又是舍身炸碉堡英雄董存瑞的故里。耳濡目染,在吴震启的骨子里,形成一种燕赵悲歌的诗意气象。幼时的吴震启,每天在山里打柴放牛,依照山民习俗,父母指南山为其义父,来保佑孩子健康成长,这让吴震启对门前的大山更增加了一份亲切感。少年时期的吴震启立志求学,要走出大山去寻求更加广阔的天地,他拒绝了父亲让其辍学做一名医生的安排,每天勤读诗文,苦练书法,多次步行几十里山路去县城求学,进行文化切磋交流。他记忆力超强,能诗文,擅书法,通音律,吹拉弹唱无不精通,很快在隆化文化艺术界小有名气;也为他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,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
微信截图_20250120081248

微信截图_20250120081331

微信截图_20250120081355

体式宽博笔力雄,开山立祖写唐风。

祭侄一稿标青史,忠烈书传颜鲁公。

——吴震启诗

吴震启从8岁习书,从颜真卿的《勤礼碑》入手;遍临颜柳欧褚诸家名帖,以唐楷的正气大象塑造着自己的艺术心灵;在此基础上,他又把魏碑《始平公造像记》的方正峻拔风骨,《张玄墓志》的典雅华贵之姿,熔铸笔端;甚至把篆书、章草的运笔随机应用在楷书的书写之中,故而他的楷书博大雄浑之中蕴灵秀之气,唐法宋韵之下涵文人风骨;富有强烈抒情特征和主体生命力勃发的古雅趣味。从擘窠大字到隽秀小楷,颜筋柳骨蕴蓄的盛唐气象,端庄杂流丽,刚健含婀娜的魏碑神韵,魏晋、宋元的文人意趣,集大成于一身,极富个性风貌,英风逸韵,高视古人,未知其孰为先后也。

吴震启书法

嗜书百通写《张迁》,几入迷途始见山。

最是精研参己意,一碑可探万碑源。

——吴震启诗

微信截图_20250120081437

微信截图_20250120081456

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,隶书仿佛是一个三叉路口,上承周秦篆书,变通章草,下启魏晋楷书,烂若天文之布曜,蔚若锦绣之有章,形成了两汉时期辉煌灿烂的书法篇章。吴震启先生在隶书的探源性研习中,痴迷《张迁碑》古朴拙茂、浑然天成之气象。他以时代审美维度,把隶书之草《石门颂》的飘逸神韵,《史晨碑》的含蓄蕴藉,《曹全碑》结体致密,美妙多姿,以及简帛书的古拙灵动,糅而化之,在雄伟傲岸的风格中不时流露出秀媚之意味;飘逸劲健中又不乏浑朴旷朗之风采;先生可以根据不同内容,不同语境而展现出不同的美学格调。在他的《人才赋》中,结体精致秀雅,格调清新明快,疏朗劲健之中,蕴古雅之气。《人才赋》从文化、吏治、社会层面,阐述吴震启先生天人一理,人尽其才,君子知人善用的人才观。作家朱俐安曰:“读来感慨联翩,把赋格与文论如此绵密结合的,非大家不能为。”而在他的《胡杨礼赞》《央视总部新址落成》《母亲大人命作》《沁园春广交会礼赞》《咏牡丹诗》等作品中,则以朴茂雄浑之运笔,写出了一派厚重博雅气象,曲铁劲直,断簪折叉中,蕴蓄一种力量,这是泱泱大国的诗书风范,又是中华美学的文墨华章。

微信截图_20250120081545

人生禀赋性如何,道在天心水镜磨。

教化春风生万物,中庸妙境在中和。

——吴震启重读《中庸》心得

微信截图_20250120081609

著名美学家宗白华说:“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,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。”

在清谈玄论中,以二王为核心的魏晋文人,把中国书法推向了难以逾越的高峰,而代表性书体就是行草书。吴震启先生以篆隶楷为基,写意诗书性情,势来不可止,势去不可遏,以文人风骨映照行草神韵。他深刻体悟《中庸》之:“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;发而皆中节,谓之和;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;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。”的睿哲文思。深析书理,心手相应,他并没有拘泥于二王形成的书札滥觞,而是努力打通篆隶楷三体壁垒,行云流水,初无定质,但常行于所当行,常止于所不可不止。故而,我们从他的行草书中,总能感受到不同气息的人文格调,或以行草之意,融汇楷隶书写,牵丝连带,随机应用;或挟大海风涛之气,大草连绵,气势惊人;或以古意文思驱笔,随心所欲不逾矩,入于大化之虚,随着情感起伏而妙境重生。

半世临池书始成,沧桑阅尽获新生。

诗心一点千滴血,雪里梅花廋自精。

——吴震启诗

诗文正声彰显崇高之美,笔墨风骨写出民族之魂。在吴震启先生的人文维度下,诗歌是生命的呐喊,书法是情感的涓流。他敢于仗义执言,发警世之真言:“人无大德何言寿,我有青山不算贫。”又富有文人的浪漫,去歌颂新时代的蓬勃发展。“九天谁赐月弯弓,弩箭离弦耳贯风”。他的《震启诗书奥运情》,写遍奥运赛场上所有项目,写出了奥运健儿风采与精气神。“中华自古重精神,灿烂群花满苑春。大美高清昭日月,香凝万国与时新。”他的《咏牡丹诗》九十首,梦入上苑,神游瑶池,写尽牡丹国色天香、品正清高的君子气度与国富民强下的文化自信。

当代著名书法评论家周俊杰评曰:“吴震启在书法、诗词及整个文化界如一团火,在燃烧自己的同时,也在照亮着别人,照亮着人们的行程。”在多年的艺术求索中,吴震启先生仿佛是一位修行者,他既以理性去进行深刻的规律性把握,又以强烈的感情全力地投入进去,他的心始终如岩浆般在震荡着、涌动着,哪怕前面是炼狱,他也从未放弃那份执著。他虽好评如潮,著作等身,桃李芳菲,诗书文章名满天下,但却更愿灿烂至极归于平淡,身怀家国,登高作赋,吟诗作书,长歌抒怀,做回真实的自己,正所谓:“沧桑可洗心!不觉入山深。了却人间事,还来种白云。”

微信截图_20250120081834

吴震启书法

吴震启书法

吴震启书法

吴震启书法

吴震启书法

吴震启书法

吴震启书法

吴震启书法

吴震启书法

吴震启书法

吴震启书法

吴震启书法

吴震启书法

吴震启书法

吴震启书法

吴震启书法

吴震启书法

吴震启书法

吴震启书法

吴震启书法

吴震启书法

吴震启书法

吴震启书法
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华艺网 » 诗书合璧 文人风骨——吴震启先生诗书人生

声明:本站除注明来源于华艺网的文章外,其内容来自网络,图文版权属于原作者。如您感到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通知我们,立即删除。 【在线留言】

赞 () 打赏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